藏傳佛教

 

在西藏,佛教既是宗教又是生活哲學,其深刻和全面的哲學体系涵蓋了所有的生命形式-從微生物到超出人類經驗之外的生命。佛教將他們視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体.

佛教是一种為了培養慈悲(對所有生命的愛和仁慈)和智慧(對現實世界的洞察)的精神上的嚴格修行。佛法最早于約二千五百年前由成功地獲得了圓滿的慈悲和智慧的釋迦牟尼佛傳授,是一條通往脫离輪回,趨向涅盤的圣道。

 

白度母,是所有佛的女身示現,是慈悲的代表。 她的大悲可以熄滅一切的病源,帶來健康,力量,長壽 和美貌。白色代表純洁和完全無分別的真理。

 

作為一种宗教,藏傳佛教經歷了几個世紀的演變,形成了五個主要流派。

1. 宁瑪派(Nyingma ("藏文義為舊,老") school): 此派傳自印度蓮花生大師(Padmasambhava, 尊稱為古
如仁波切( Guru Rinpoche)
)。他于公元七世紀應藏王赤松德贊之邀從印度入藏。宁瑪派是藏傳佛教中歷史最悠久的派別,從而得名。 蓮花生大師創建了位于藏南的著名的桑耶寺(Samyey monastery),后成為一主要的修習中心, 大多數從印度傳入的佛法經典在此首次譯為藏文。宁瑪派的修法中,大圓滿法門很有名

2. 舊噶當派 (Old Khadampa School): 阿底峽尊者(Lama Atisha )將“修心”法從蘇門答腊帶到印度并傳至西藏。尊者于公元前982年出生于印度。他起初接触并熟習當時在印度流行的密法,而佛教在印度是在密教的盛行之後滅亡的。

3 . 噶舉派 Kagyut School:("藏語意為口授傳承 "): 噶舉派相信他們的傳承由金剛持佛(celestial Buddha DorjeChang:多杰羌,梵文Vajra-Dhara)傳給十世紀的一位印度瑜伽士諦洛巴(Tilopa), 再由他傳給那諾巴(Naropa), 那爛陀(Nalanda)大學的一位著名的經師。那諾巴的弟子中有噶舉派在西藏的第一位祖師,大譯師瑪爾巴(Marpa the translator)。他的最著名的弟子是密勒日巴( Milarepa)。噶舉派以修持高級瑜伽著名,例如心熱瑜伽(藏文為"tum-mo":畏怖女神)和中陰瑜伽(Bardo yoga)。 尊貴的大寶法王(Karmapa)即屬于此派。.

4. 薩迦派 (Sakya School): 由藏南的薩迦寺得名。薩迦寺由貢卻杰布(Konchog Gyalpo) 由1703年創立。 該派首領于公元十三世紀隨著忽必烈(蒙古大汗)的興起而成為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掌管政權的宗派首領。忽必烈封他為“國師”加封“帝師”。


5 . 新噶舉派 (格魯派或稱格律派): 也被稱為黃帽系 ,為宗喀巴大師創立。公元 十四世紀末,格魯派逐漸成為西藏佛教的獨立一支。 宗喀巴大師強調戒律和密宗修行前對顯宗的深刻了解。 宗喀巴大師于1409年創立了著名的甘丹寺(Ganden Monastery)。格魯派逐步流傳至全西藏并遠至蒙古。在蒙古几乎全境信從格魯派。格魯派的教法也傳布到漢地,影響到几代皇帝成為佛教的支持者。 尊貴的達賴喇嘛即屬于此派。阿嘉仁波切即是宗喀巴大師父親魯本格的轉世。

 

 


釋迦牟尼佛

白度母

蓮花生大師

阿底峽尊者

瑪爾巴大譯師

薩迦五祖


宗喀巴大師


TOP


版權所有© 2002-2003 Tibetan Center for Compassion and Wisdom
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版權所有© 2002-2003 Tibetan Center for Compassion and Wisdom